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按照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统一部署,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出台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以此为着力点,坚守医者初心,担当健康使命,立足“一院两区”工作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难、所愁、所盼,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实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优化就医服务环境,群众就医体验感“好”。为方便复诊患者就诊,附属医院开通门诊患者三天内(含就诊当日)同一患者在同一科室就诊免收挂号费服务,从5月实施以来截至10月,2万余名患者享受到免收挂号费服务,直接减轻患者负担20余万元。借助智慧医院建设平台,实现了两院区门诊的全时段、全专家、全号源的预约挂号、缴费、候诊查询、检查及检验结果查询等服务功能。实施一站式入出院及床旁结算,患者办理入出院更加方便快捷,大大节约时间。今年5月太白湖院区投入使用后,知名专家门诊调整至太白湖院区,各科室专家在两院区轮流坐诊。为方便患者看病就医,专门开通了往返两院区的免费班车(每天19趟);协调开通了直达太白湖院区的78路公交车,原31路公交车升级为K87路,升级后这条线路直接连接两院区;另外太白湖院区还增加了往返门诊楼与停车场的摆渡车等助移乘设施,来院群众就医体验感不断提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群众看病获得感“高”。随着太白湖院区的投入使用,附属医院实现了两院区“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高质量发展格局,两院区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医疗查房和管理等工作实施同质化、一体化,驻地群众享受到了同等化的优质服务。通过改进日间手术流程、增加日间手术病种准入、完善日间手术管理等措施,眼科、耳鼻喉科、小儿外科等科室日间手术占比达到50%以上,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为导向,以实施学科建设攀登计划为契机,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打造亚专业或专病医疗团队,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水平和医疗质量全面提升;针对肿瘤患者的就医需求,增设了肿瘤早筛及高危人群管理门诊,成立了肿瘤日间治疗病房和安宁疗护病房,改善了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就医获得感;神经内外科针对颈动脉狭窄等复杂病症患者进行联合查房,开启了医患诊疗新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和治疗时间。
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患者早康复幸福感“足”。各临床科室从患者健康需求出发,今年以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有效降低患者到市外大医院就诊率,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介入治疗成功率较低,且手术并发症高,成为冠脉PCI领域难以攻克的堡垒,心内科专家、医院院长甘立军介入团队应用IVUS技术成功救治两位CTO患者,打通了患者“本不可能打通的血管”,使患者转危为安;血液科团队完成多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为多位高龄患者实施关节置换;心内科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度关闭不全的高危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打通了患者“生命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79岁老年患者完成了经硬质气管镜气道介入治疗术;耳鼻喉科医疗团队成功救治一例钢筋贯入头部外伤患者;产科联合麻醉、手术等多学科团队先后救治了多例危重孕产妇,确保母子平安;肛肠外科不断创新疗法,采用“心身医学”“转化医学”等特色医学,为患者消除了8年肛肠疾病“难言之隐”。
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不误”,患者就医安全感“强”。为加强院区疫情防控,附属医院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工作,完善医院感控工作“四项机制”,成立了包括防控救治专家组、疫情管理组、院感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12个组,明确细化各组常态化疫情防控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了巡查区域的全覆盖。为满足全市群众核酸检测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需求,医院购置7台快检设备,设置24小时双人值班,普通住院患者采样后4小时内出结果,绿色通道患者32分钟内出结果;深入到社区、学校等开展疫苗接种,目前已经接种疫苗10万余支。为加强安全生产,医院组建了应急救援队,开展停水、停电、暴风雨、泛水、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开展消防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消防安全值班人员的业务技能及实践操作能力,所有外包外协施工及服务单位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纳入医院日常管理;严格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等全流程管理,确保就医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群众家门口就医“赞”。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医院始终牢记责任和使命,心系基层百姓健康,将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先后与济宁周边、菏泽、枣庄等地区40余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为群众提供优质、实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前两年梁山县中医院发展陷入困境,业务萎缩,两年来,在附属医院管理、医疗等专家全面帮扶下,梁山县中医院发生巨大变化,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截至2021年上半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台次、治疗病种较两年前均大幅度提升,分别增长46.20%、116.16%、237.13%、56%。附属医院还通过开展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心电等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医疗诊断技术水平。广大党员、青年志愿者,社工、专家等深入社区、学校、农村开展义诊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义诊67场,参加人员470余人,受益群众达到1.2万余人。在免费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900余例基础上,今年医院又开展了“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早产儿公益基金项目”,专门用于早产儿救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下一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将认真总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经验,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活动主题,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与担当,继续稳步提升医疗技术、管理及服务水平,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构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地有声、落地生根。
【刊发:《健康报》2021年11月25日第116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