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聚焦“四个坚持”,做好文化“两创”工作

发布者:xcb发布时间:2024-01-17浏览次数:10

大医精诚,当以“仁爱”为本。济宁医学院植根于孔孟之乡,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科学地继承和弘扬儒家“仁爱”思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练教育特色,打造文化品牌,聚焦“四个坚持”,做好文化“两创”工作,逐渐形成了以“大爱”为特色的济医文化。

    坚持以文化人,营造“两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全方位塑造“大爱精神”

  济宁医学院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其实践路径,优化“两创”的方式方法。一是构建“仁爱”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具有“仁术”性质的医疗卫生职业这一特点,以儒家“仁学”思想教育为重点,构建富有地域文化和医学人文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制定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大纲,开设医学人文课程40余门,出版《让爱为生命护航》《行为医学》《诚信修养概论》等特色教材,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140余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医学专家的奋斗故事和医学发展史的作用,激发医学生从事医学科学的热情。二是坚持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在校园内设立孔子、医学名家、教育大师雕塑和医学生誓言碑,建设“孔子园”“孟子园”文化长廊,以儒家文化代表和医学家名字命名道路,建设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等特色教育基地,将医学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将“大爱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师生在优美、优雅的环境中受到“大爱精神”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坚持与时俱进,推动“两创”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相结合,沉浸式体验“大爱精神”

  学校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取得新发展。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厚植爱国情怀。开辟了“三孔”、孔子文化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等作为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多名儒学研究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为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带领学生深入考察、实地教学,让大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内化为济医学子特有的“大爱精神”。二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意识。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医学专业实践和社会公益实践。在爱眼日、助残日等节点,开设体验黑暗、体验无语、残障帮扶、爱心救助等实践教学课程。常年坚持开展爱心帮扶、春晖医疗、春蕾助教、无偿献血、赛事服务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走上街头、深入社区、福利院和特殊学校,开展帮弱济困送温暖活动,培养青年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两创”工作创新发展,创新性发展“大爱精神”

  中华文化——伦理道德——医德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学校针对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注重用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他们的心灵,将第二课堂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延伸。一是举办“大爱”主题系列活动。依托国学教育示范基地、省高校“孔子学堂”建设单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等,打造大爱讲堂、“微山湖”医学人文高端论坛、孔子学堂、济医青年论坛、大爱济医·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人文教育平台。二是打造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学生合唱节、儒家经典诵读和演说等品牌活动。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打造中医功法八段锦、中医养生与太极拳、健身气功·大舞、健身气功·易筋经等一校多品“体医融合”特色品牌。三是打通网上网下两个平台。建设网络育人工作室,创新网络机制研究,不断深化网络育人实践探索。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两创”工作走深走实,“大爱精神”花开遍地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校友资源,推动文化“两创”工作走深走实,将济医“大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依托校史馆让“大爱精神”具象化。将建校70余年以来10万余名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人才的成长历程,和将“大爱精神”洒向校园内外的动人事迹,汇聚成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枚枚奖牌,让广大师生可观、可感。二是树立典型榜样,传递“大爱”力量。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等契机,邀请知名校友作优秀事迹主题报告,传承榜样力量;邀请校友做客“大爱讲堂”“校友论坛”,讲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如何为人民群众奉献出一颗颗火热的“仁爱”之心,践行“大爱济医”精神。一代又一代济医人倾洒爱心、救护生命、服务人民,打造了“下得去、用得住、干得好”的口碑。广大校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辛勤耕耘,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成为济医一张张靓丽名片和宝贵财富。

 


刊发:《中国青年报》2023年5月24日第七版  撰稿:蒲丽娜 苗冠群